金融博览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国际刊号:1673-4882
国内刊号:11-5428/F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4395 人次
 
    本刊论文
环球博览 2007年第10期

一女子昏迷20年苏醒后仍当自己是少女
  
  美国18岁女孩莎拉・斯坎特林1985年不幸遇车祸变成植物人。在昏迷了整整20年之后,2005年她竟然奇迹般地苏醒,并再度开口说话。经过2年多康复治疗后,目前莎拉还恢复了部分肢体动作的能力。有趣的是,尽管莎拉已经41岁,但她至今仍以为自己是个18岁的少女。
  18岁少女昏迷20年
  莎拉・斯坎特林现年41岁,是美国堪萨斯州哈特奇恩森市人。1985年9月的一天,当时18岁的她在马路上行走时,不幸被一辆失控汽车撞倒,头部受到重创,成为一名植物人。尽管莎拉可能一辈子也无法苏醒,但她的母亲贝特西・斯坎特林和68岁父亲吉姆却始终没有放弃希望。
  2005年2月,奇迹发生了。一天,护理中心的护士正在为莎拉整理房间,莎拉竟睁开眼睛,接着费劲地喊出了护士的名字。目瞪口呆的护士立即给莎拉的父母打电话,向他们报告这一喜讯。接到电话时,莎拉的父母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慢慢了解周围变化
  此后,莎拉经历了长达2年半的康复过程。如今,她不仅能和周围人进行简单对话,甚至还恢复肢体动作的能力。今年7月,在经过强化物理训练之后,她终于能够第一次喂自己吃饭,甚至希望自己能下地走路。父亲吉姆说:“那天,她突然自己从床上坐了起来,并试图站立。医生都说她将无法行走,但谁知道呢?没准她能再次给我们一个惊喜。”
  尽管莎拉的短期记忆仍很差,但她的长期记忆仍很好,可以很准确地回忆起小时候和父母一起度假的情形。不过,莎拉一直都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已经41岁的她仍以为自己是个18岁的少女。好在,莎拉渐渐接受了自己曾昏迷20年的事实,并知道了一些20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比如,尽管当1985年莎拉变成植物人时美国总统仍是里根,但她已经知道克林顿曾是90年代的美国总统,并知道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
  大脑可能“自我修复”
  莎拉的复苏在医学界引起了极大震动,因为一直以来许多专家都极力主张让那些昏迷多年无望恢复的植物人停止治疗,拔掉她们生命支持系统的插头,但莎拉显然是个极好的反证。
  据悉,过去2年多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莎拉的脑部结构进行研究。专家推测,20年来她的大脑可能一直在“自我修复”,脑部生出了新的细微神经,把车祸时受损的神经系统又重新联结起来。
  摘自《重庆晚报》
  
  美国社区医生像“片警”
  
  在美国,几乎每个家庭都享受着这样的“殊遇”,凡是与健康相关的事情,他们事无巨细都可以首先向家庭医生寻求帮助,而这个“健康管家”的管辖范围则“宽”得很。
  美国一个家庭的成员,通常都会在同一位社区医生处就诊,“家庭医生”由此得名。而家庭医生的选择除了受到保险的限制以外,通常都是代代相传或者朋友、邻里间互相推荐的。由于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单位,家庭医生看病的范围非常“宽”,经常是内外妇儿无所不能,有些家庭医生甚至拥有接生或者施行剖腹产手术的执照。
  除了看病范围“宽”外,家庭医生管得也很“宽”。定期家访在他们那里是常事,有时是为家中不方便行走的老人提供医疗服务,有时是给刚刚出生的孩子进行身体检查。王先生是位乙肝病毒携带者,不久前举家移民到了美国。由于当地居民乙肝患者较少,大家对乙肝既陌生又恐惧,于是对他们敬而远之,王先生为此十分苦恼。家庭医生听说此事后,主动与王先生一家共进晚餐,以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日常接触并不会传染疾病,“看,我不是依然很健康嘛”。此外,家庭医生还利用平时给其他家庭看病的机会向他们解释“乙肝”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一“管”,解了王先生一家的忧,同时也医好了小区里其他家庭的心病。这多少让人想到了国内负责社区治安或是协调邻里纠纷的“片警”。
  如今,在美国人心里,“情绪低落找牧师,身体不适找社区医生”似乎已然成了惯例。因此,家庭医生和社区居民之间往往能建立起诚挚的朋友关系。闲暇时,一起聊聊天、打打球、聚聚餐;有紧急情况时,一个电话招之即来,都能解决不少问题。这种朋友式的关系是家庭医生有别于专科医生的最大差异。
  丁慧华 摘自《生命时报》
  
  令人瞠目结舌的健身法
  
  与中国老人相比,国外老年人健身的方式往往让人瞠目结舌,给晚年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巴西:最柔和的健身方式――爬行
  在巴西,老年人的健身方式多种多样。而现在,最受老年人喜爱的还要数“爬行”这种健身方式了。对于那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痔疮、消化功能紊乱等症的老人来说,爬行是再适合不过的运动了。由于这项运动舒缓、柔和,在爬行的过程中,就可对身体的各个系统进行调动。爬行能够预防和缓解二十余种老年病,而且由于它动作柔和,不易使老年人在健身过程中受到伤害。
  日本:最优雅的健身方式――
  吟诗颂词
  “吟诗颂词”在一般人看来是一种浪漫的、陶冶情操的、抒发人内心情感的文雅活动,人们常常想不到它能与健身搭上关系。然而在日本,老年人却将吟诗颂词升级为健身的法宝。日本的老年人这样告诉我们:“朗诵诗歌是一种既健身又健心的活动。”日本老年人热衷的这项活动有益健康是有科学根据的。经日本的保健专家们认定:老年人经常进行诗朗诵可增加肺活量、改善记忆力,甚至还可预防老年痴呆症。
  英目:最新潮的健身方式――
  赤足慢跑
  慢跑是一项非常有益身体健康的运动,但是英国的老年人还要在这个“跑步”的前面加上一个定语,那就是“赤足”。我们可以想像一下,一位老人赤足跑在柔软的草坪、光滑的自行车道上的情景,就不得不感叹,英国老人已将跑步这项运动发挥到了极致。因为,赤足跑步可以让脚下的穴位得到按摩,从而提高身体各项机能。英国老人的这种健身方式也得到了医学界的肯定,这是因为赤足跑不但能加快常见病的康复,还可减轻抑郁、狂躁等病症。
  德国:最刺激的健身方式――
  蹋火球
  踢火球,听起来是件很不可思议的运动。首先让人联想到的就是安全问题。所谓“火球”就是将椰子干燥后浸透煤油点火燃烧。在踢火球前,老人们会穿上为这项运动准备的特殊的防火鞋,这样就安全多了。他们觉得,踢火球不仅新鲜有趣,而且还能激发出一种顽强的精神。
  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健身方式――
  吹竹矢
  马来西亚的老年人比较喜欢一种叫“吹竹矢”的运动。这项马来西亚最古老的运动深受老年人喜爱。吹竹矢的器具仅有2件,其一为长约2米的空心竹筒,其二是一根又细又轻的短矢。别看道具简单,但是要想成为

一名吹矢好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如果只让你凭一口气就将短矢吹出百米之外,并准确击中仅纽扣大小的目标,没有平时的练习与一番气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可见,吹竹矢也是对气息调节的一种锻炼。
  摘自《养生大世界》
  
  日本老人如何自食其力
  
  在日本,大街小巷里经常可以看到的景象之一就是拎着大包小包的老人行色匆匆地来来往往,却个个神清气爽。看得出,日本老人似乎在尽力避免染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贵病,力图自食其力。实际上,凡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的日本老人,都是自己养活自己,少有依赖他人者。那么,日本老人靠什么自食其力呢?
  其一,干力所能及的体力活。日本老人大多清瘦,原因之一大概应该归功于其好动、勤快。笔者在日本小住期间的邻居是一位68岁的公司退休职员。他每天5点多钟起床,骑车到两公里外的一个24小时店帮朋友清贷,借此获取报酬。在一些小型店铺外,还时常可以看到上了年纪的老人不是在搬运东西,就是在打扫铺面,或者大声招呼客人,少有无事闲坐者。曾经在一家寿司店外看到一位正在搬运饮料箱的老人,大冬天忙得满头大汗。他个子不高,人偏瘦,背微驼,但力气不小。这样忙里忙外的日本老人随处可见。他们因为年龄的关系,无法从事重全力劳动,于是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做。
  其二,干手艺活。日本街市上店铺林立,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一些由老人“掌门”的特色小店或小摊。有现做现卖风味小吃的;有修理自行车、摩托车的;有出售自家培育鲜花的;还有挂牌雕刻印章的。总之,凡需要手艺的活,都有老人干。这也说明,凡有一点手艺的日本老人,即使年愈古稀,也仍然在凭手艺吃饭。据介绍,在日本有许多有手艺的老人是永不退休的。造成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老人不愿荒疏手艺,同时借此补贴家用。
  其三,给家人做帮手。在一些家庭性质的店铺里,常常可以看到日本老人与晚辈一起忙碌的身影。这些老人大多是给晚辈当帮手或助手,做些迎来送往的事情。在一家洗衣店,年轻的女儿负责接活,老人则负责给顾客端茶递水。在这样的合作中,老人的角色虽然并不重要,但老人的努力却能给家人许多鼓励与照顾。
  其四,生活自立。在日本的食品店和超市,推着购物车自己购物的老人比比皆是。有的老人背都驼了,仍然弯着腰穿梭在货架间,而且神情泰然、平和。日本很多独居老人都没有请保姆的习惯,只要能够自理,一般都依靠自己。与笔者同住一层楼的一位独居的老爷爷,不仅自己买菜做饭,而且还教朋友如何洗衣服,如何收拾房间。这样的老人,即使独居,也能够将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日本是个富裕的国家,老人一般都能够获得比较好的生活保障。只要愿意,晚年可以舒舒服服地享清福。然而,许多日本老人闲不住,不愿意坐享清福,令人钦佩。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金融博览》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金融博览》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